• <em id="iyabl"></em>
      <th id="iyabl"><em id="iyabl"></em></th>

    1. <dfn id="iyabl"></dfn>
        網站首頁 醫(yī)院概況 黨建工作 醫(yī)院科室 醫(yī)務工作 護理園地 醫(yī)學科教 就醫(yī)指南 新聞中心
  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> 轉發(fā):《埃博拉出血熱診療方案(2014年第1版)》
        轉發(fā):《埃博拉出血熱診療方案(2014年第1版)》
  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14-11-21 | 瀏覽次數:2800

        埃博拉出血熱診療方案(2014年第1

         

            埃博拉出血熱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。主要通過接觸病人或感染動物的血液、體液、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,臨床表現主要為突起發(fā)熱、嘔吐、腹瀉、出血和多臟器損害,病死率高,目前在西非流行的扎伊爾型病死率為53%。

            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發(fā)現,主要在烏干達、剛果、加蓬、蘇丹、科特迪瓦、南非、幾內亞、利比里亞、塞拉利昂、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流行。2013年12月幾內亞出現埃博拉出血熱疫情,逐漸蔓延至利比里亞、塞拉利昂,并有病例輸入至尼日利亞、塞內加爾、美國、西班牙。截至2014年108,各國共報告病例8399例,其中死亡4033例,尼日利亞和塞內加爾分別自9月5日8月29日之后無新發(fā)病例報告。9月初剛果共和國出現一起埃博拉出血熱暴發(fā)疫情,共計報告71例,其中死亡43例,經世界衛(wèi)生組織確認,此起疫情與西非沒有關聯。

        一、病原學

        埃博拉病毒屬絲狀病毒科,為不分節(jié)段的單股負鏈RNA病毒。病毒呈長絲狀體,可呈桿狀、絲狀、“L”形等多種形態(tài)。毒粒長度平均1000nm,直徑約100nm。病毒有脂質包膜,包膜上有呈刷狀排列的突起,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組成。埃博拉病毒基因組是不分節(jié)段的負鏈RNA,大小為18.9kb,編碼7個結構蛋白和1個非結構蛋白。

        埃博拉病毒可在人、猴、豚鼠等哺乳類動物細胞中增殖,對VeroHela等細胞敏感。

        埃博拉病毒可分為本迪布焦型、扎伊爾型、萊斯頓型、蘇丹型和塔伊森林型。其中扎伊爾型毒力最強,蘇丹型次之,萊斯頓型對人不致病。不同亞型病毒基因組核苷酸構成差異較大,但同一亞型的病毒基因組相對穩(wěn)定。

        埃博拉病毒對熱有中度抵抗力,在室溫及4存放1個月后,感染性無明顯變化,60滅活病毒需要1小時,1005分鐘即可滅活。該病毒對紫外線、γ射線、甲醛、次氯酸、酚類等消毒劑和脂溶劑敏感。

        二、流行病學特征

           (一)傳染源。

        埃博拉出血熱的患者是主要傳染源,尚未發(fā)現潛伏期病人有傳染性;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大猩猩、黑猩猩、猴、羚羊、豪豬等野生動物可為首發(fā)病例的傳染源。

        目前認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為狐蝠科的果蝠,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環(huán)方式尚不清楚。

        (二)傳播途徑。

        接觸傳播是本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??梢酝ㄟ^接觸病人和被感染動物的血液、體液、分泌物、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。

        病人感染后血液和體液中可維持很高的病毒含量。醫(yī)護人員、病人家屬或其他密切接觸者在治療、護理病人或處理病人尸體過程中,如果沒有嚴格的防護措施,容易受到感染。

        雖然尚未證實空氣傳播的病例發(fā)生,但應予以警惕,做好防護。

        據文獻報道,埃博拉出血熱患者的精液、乳汁中可分離到病毒,故存在相關途徑傳播的可能性。

            (三)人群易感性。

        人類對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。發(fā)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,可能與其暴露或接觸機會較多有關。尚無資料表明不同性別間存在發(fā)病差異。

        三、發(fā)病機制與病理改變

        關于發(fā)病機制和病理改變研究較少。

        埃博拉病毒具有廣泛的細胞嗜性。病毒進入機體后,可能在局部淋巴結首先感染單核細胞、巨噬細胞和其他單核吞噬系統(tǒng)的細胞(mononuclear phagocytic system,MPS)。當病毒釋放到淋巴或血液中,可以引起肝臟、脾臟以及全身固定的或移動的巨噬細胞感染。從MPS細胞釋放的病毒可以感染相鄰的細胞,包括肝細胞、腎上腺上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等。感染的MPS細胞同時被激活,釋放大量的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,包括白細胞介素2、6、8和腫瘤壞死因子(TNF)等。這些細胞活性物質可增加血管內皮細胞的通透性,誘導表達內皮細胞表面粘附和促凝因子,以及組織破壞后血管壁膠原暴露,釋放組織因子等,引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(DIC)、休克,最終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。

        主要病理改變是皮膚、黏膜、臟器的出血,多器官可以見到灶性壞死。

        四、臨床表現

        潛伏期:2-21天,一般為5-12天。

        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可不發(fā)病或呈輕型,非重病患者發(fā)病后2周逐漸恢復。

        (一)初期。

        典型病例急性起病,臨床表現為高熱、畏寒、頭痛、肌痛、惡心、結膜充血及相對緩脈。2-3天后可有嘔吐、腹痛、腹瀉、血便等表現,半數患者有咽痛及咳嗽。

        病人最顯著的表現為低血壓、休克和面部水腫。

        (二)極期。

        病程4-5天進入極期,可出現神志的改變,如譫妄、嗜睡等,重癥患者在發(fā)病數日可出現咯血,鼻、口腔、結膜下、胃腸道、陰道及皮膚出血或血尿,少數患者出血嚴重,多為病程后期繼發(fā)彌漫性血管內凝血(DIC)。并可因出血、肝腎功能衰竭及致死性并發(fā)癥而死亡。

        病程5-7日可出現麻疹樣皮疹,以肩部、手心和腳掌多見,數天后消退并脫屑,部分患者可較長期地留有皮膚的改變。

        由于病毒持續(xù)存在于精液中,也可引起睪丸炎、睪丸萎縮等遲發(fā)癥。

        90%的死亡患者在發(fā)病后12天內死亡(7-14天)。

        五、實驗室檢查

           (一)一般檢查。

        血常規(guī):早期白細胞減少和淋巴細胞減少,隨后出現中性粒細胞升高和核左移。血小板可減少。

        尿常規(guī):早期可有蛋白尿。

        生化檢查:AST和ALT升高,且AST升高大于ALT。

        凝血功能:凝血酶原(PT)和部分凝血活酶時間(PTT)延長,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升高,表現為彌散性血管內凝血(DIC)。

           (二)血清學檢查。

        1.血清特異性IgM抗體檢測:多采用IgM捕捉ELISA法檢測。

        2.血清特異性IgG抗體:采用ELISA、免疫熒光等方法檢測。

           (三)病原學檢查。

        1.病毒抗原檢測:由于埃博拉出血熱有高滴度病毒血癥,可采用ELISA等方法檢測血清中病毒抗原。

        2.核酸檢測:采用RT-PCR等核酸擴增方法檢測。一般發(fā)病后一周內的病人血清中可檢測到病毒核酸。

        3.病毒分離:采集發(fā)病一周內患者血清標本,用Vero細胞進行病毒分離。

        六、診斷和鑒別診斷

            (一)診斷依據。

        應根據流行病學史、臨床表現和相關病原學檢查綜合判斷。流行病學史依據為: 

        1.發(fā)病前21天內有在埃博拉傳播活躍地區(qū)居住或旅行史;

        2.發(fā)病前21天內,在沒有恰當個人防護的情況下,接觸過埃博拉患者的血液、體液、分泌物、排泄物或尸體等;

      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? 2013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白銀市中心醫(yī)院版權所有 甘衛(wèi)網審字[2013]第0003號  隴ICP備2022002956號-1 甘公網備案62040302000118號
        国产狼友视频一区二区国产,日韩,欧美,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小yo奈,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,精品蜜桃秘一区二区三区粉嫩
        • <em id="iyabl"></em>
            <th id="iyabl"><em id="iyabl"></em></th>

          1. <dfn id="iyabl"></dfn>